上古时代,人类的始祖、三皇五帝之首伏羲统一华夏。传说那时,伏羲日观天象,夜观星辰,仔细观察和思索万物的生长、变化与运行。天降大雨之时,有龙马从黄河出现,背负“河图”,从中伏羲终于了悟了大自然的规律和一种代表自然的力量,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,一画开天,创造出代表阴阳的符号,又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,创造出八卦。
周文王体悟到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相通的,人在世间生存要顺天道而行,因此在伏羲「先天八卦」的基础上推演出「文王六十四卦」,并做了卦辞,阐述卦理,指导后人在社会、生活之中如何效法自然之道,以趋吉避凶,更好地生存。
到春秋战国时期,孔子研究《易经》,将其列入六经之中,并与他的弟子们进一步补充,着为《十翼》(《易传》),使《易经》成为传世的经典。
八卦的名称最早出自《周易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伏羲认为,宇宙万物起源于一个整体,后来孔子称这种最原始的状态为“太极”。太极生两仪,一阴一阳。阴阳不是绝对的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由此分出太阳、太阴、少阳、少阴这四象,分别可以代表春、夏、秋、冬;生、老、病、死;东、南、西、北等四类事物和现象。
更进一步观察自然的规律,伏羲发现,有八种物质——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,可以代表天地间八种自然现象,而四象再一分为二,成为八卦,八卦中的每一卦可以分别对应着这八种自然现象。
八卦,是八方、八形、八色……然而它也不是絕對的,是指這個世界所有的面都有一個對立面;它還超越了八的概念,寓意宇宙,在與宇宙相融合中,包含著生與滅的力量,好與壞的力量,延伸至無窮無盡。
八卦中包含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,從天文地理到醫療、農業、軍事、管理,它廣大精微,無所不包,並一直傳承至今,已有數千年,可以說它是中國人思想文化的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