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發生「崴腳」(編註:踝關節扭傷)的現象。這時,我們總覺得揉一揉、休息一下就沒事了。殊不知,踝關節扭傷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運動損傷。

「崴腳」可致大麻煩

如果踝關節扭傷後得不到及時的處理,腫脹情況會加重,甚至會導致骨關節炎的產生。那麼,踝關節扭傷後怎樣自我急救處理呢?

小編為您獻上一個簡單易記的好方法——「大米(RICE)原則」:

  • R=Rest 休息

有的人踝關節扭傷後,沒有劇烈疼痛,便繼續行走。其實,這種做法很不恰當。當腳踝扭傷時,應立即休息,以避免進一步損傷。

小貼士:當踝關節扭傷時,即使沒有骨折,也會有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,如果早期處理不當,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可能導致嚴重的骨關節炎等後遺症。

  • I=Ice 冰敷

冰敷可以對踝關節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。受傷後四十八小時內,每隔兩到三個小時,冰敷二十至三十分鐘。冰敷時皮膚會有四個階段的感覺:冷、疼痛、灼熱、麻木。當皮膚變得麻木時,就可以移開冰敷袋了。冰敷可以使血管收縮,減少傷處的腫脹、疼痛及痙攣,受傷之後是否立即採取冰敷,直接關係著踝關節復原時間的長短。

小貼士:若踝關節受傷不嚴重,四十八小時後可以用熱毛巾外敷,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和組織間隙滲出液的盡快吸收,從而減輕疼痛。

  • C=Compression 壓迫

踝關節扭傷後,損傷部位周圍也常會發生腫脹,壓迫可以使損傷區域的腫脹減小。通過外塗(噴)活血化瘀的藥物,可促進受傷部位腫脹瘀血的吸收,然後再進行包紮。包紮時以彈性繃帶最大長度百分之七十的緊度為宜,使受傷部位獲得充足的壓力。然後看看腳趾的感覺,如果有皮膚變色、疼痛、刺痛、麻痺等症狀,則表示包紮過緊,應解開重新包紮,避免腫脹。彈性繃帶包紮維持十八到二十四小時最佳。

  • E=Elevation 抬高

抬高腳踝,用枕頭把小腿墊高,腳踝略高於心臟,加上冰敷與壓迫,減少受傷處的血液循環。傷後的二十四小時內,盡可能保持一直抬高,這樣有利於靜脈血液回流,促進瘀血消散,避免腫脹。

當懷疑有骨折時,應先固定在夾板後再抬高,但有些骨折是不宜抬高的。

(資料來自39健康網 www.39.net